跨越古典和現代的設計大師丹·凱利(Dan Kiley)在設計中經常會采用一些傳統的景觀元素,但處理得簡單而現代。米勒花園(Miller Garden)里的一個經典場景——國槐林蔭道:設計得很簡單,就是兩排國槐,一個對景雕塑(圖 1)。每次看這張圖片,都不禁會想這么一個問題:這張圖片無數次被設計師用作意向圖片,為什么國內從來沒有建成過一個和該圖片一樣的項目?答案肯定不是因為大家不想抄襲。
青島庭院景觀設計中有沒有所謂的極簡風格呢?答案是肯定有。
在一些設計師可以無畏地抄襲任何東西的大背景下,沒有被抄襲只有一個原因:設計師或業主并不真正理解這張圖片為什么很漂亮??梢韵胂笠幌?,作為意向圖片,大家都覺得好,但真正在做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問題:地面鋪裝——不能用碎石渣,因為“不上檔次”、容易被踢跑、物業管理衛生很難打掃,等等。如果用鋪裝,就必須要樹池,然后就是要不要把樹池抬高,和座凳結合起來?還有樹池里面的材料——卵石、灌木等等。接下來就是種樹——全部種落葉樹是不是冬天看上去不太好?那么要不要在外圍再種一排常綠樹?國槐是不是品種不夠高貴?最關鍵還是由于需要即時效果,不能種小樹任由它慢慢長,那么種大樹就需要樹撐——可以想象,完工以后就是一個國內很常見的林蔭廣場,誰也不好意思說是參考了丹·凱利的米勒花園。
雖然,從來沒有人把丹·凱利歸為極簡主義設計師一類,但從米勒花園可以看出,丑的東西千奇百怪,但美的東西都有一定的相同之處。對于青島別墅庭院景觀設計來說就是,所有美的東西都包含著某種簡單性。極簡風格的設計要點或許在于抓住主要表達的東西,忽視其他可能會干擾主題的元素。如果設計的主要意圖是讓人欣賞兩排國槐的美,就必須要排除一切可能干擾人欣賞國槐的因素,包括鋪裝肌理圖案、樹池及種植、座凳、樹撐、路燈等等。單純的兩排國槐,每棵樹都不是一模一樣的,隨風晃動的樹枝、樹葉,陽光灑下的斑駁樹影都不會是一樣的,所以說“復雜不可避免”。
而去除其他干擾之后,讓人感動的正是這些不可避免的“復雜”元素。
青島庭院景觀設計中努力做減法,舍去所有的干擾,直到無可舍去。但這里有一個“度”。這個“度”就是沐石計畫青島庭院景觀設計中的法寶。